老白程序员自述
潘忠显 / 2020-02-23
工作经历
我从毕业生入职,到这个星期正好5周年。虽说自称老白兔,但也不算太老,也不算太白。5年来从事了好多个类型的工作
- WEB开发
- 接口开发
- 框架维护、优化
- 告警系统
- 负责接口系统
- 游戏数据cache化
- 发货系统
- 移动应用SDK后台(参与)
- 调用跟踪
- 外包管理
正常晋级晋升,除了妻子生产那个半年没准备晋级答辩,其他的晋级晋等都是一次通过。
熟练使用C++11和Python,使用过Go语言。具有良好的编程习惯,注重工作效率。
了解Linux内核相关知识,熟悉网络通信。能够在Linux环境下开发、调试、调优。
有大规模后台服务开发和维护经验,有一定分布式事务的使用经验,熟练使用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
熟悉谷歌相关库和工具,如abseil、gRPC、protobuf、bazel、opencensus以及谷歌的代码规范等。
熟悉docker,了解k8s,实际用过consul、kafka。
参与过github上的开源项目,被bazel、opencensus-cpp等项目Merge过PR。
个人性格
19年10月参加了一门五星级沟通的课程,这门课整整上了一天,从中真的获益不少。从那时候,才开始思考自己确实应该需要做一些改变了。
做性格测试时,我是考拉型人格,长处是谦虚,沉稳可信赖,友好,愿意倾听和与人合作,做事追求完美,理想化。缺点是易自卑或自贬,易否定自己,较保守不易变革,面对变化适应的时间比较长。
翻出一张14年实习时的照片。
两个组16个人,4个人已经离职了,6个人内部转岗,2个人升组长,2个人FT leader,1个运维转了开发,这5年来一直没有变化的还剩下一个,就是我。
任务甩不出去,不知道这是考拉的特征,还是我比考拉多的特征。我自己本身从WEB开发转到服务后台开发,由易入难,接了很多系统,加之转岗、离职的交接的好多工作都到了我手上,而我能交接出去的少之又少。
回头想想,为什么自己能交接出去的很少?不是交接文档写的不清楚,而是自己不够决绝。一方面,一个系统交接出去,并不是使用这个系统的所有人都会了解,当他们遇到问题找到我的时候,我仍然会帮他们解决。另外一方面,自己确实也比较靠谱,好几部分交接出去,出了问题,老板又说这个东西比较重要,要不暂时还是你来处理。四个字总结:“自讨苦吃”。
久而久之,工作量很大,能被看到的成果很少,个人长期处于焦虑的状态。如果我再不做改变,很可能会把自己拖死。而最快捷的方式,可能就是转岗或者是跳槽,逼自己一把。
大部分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应该是在30-50岁之前,不管追求什么,都应该在这个阶段最努力。退休后领着退休金,妻贤子孝,含饴弄孙,只能叫幸福,而不是辉煌。就像那首歌唱的:难道说,六十岁以后,才有我们想要的自由?
环境变化
其实这5年来,环境也在默默的发生着变化。今天的公司和我刚入职的时的公司也有了很大的变化,至少我的工作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。这点也很容易理解,当大部分人都发生变化的时候,由人组成的环境就发生了变化。自己对环境的看法,暂时保留。
频道的内容
程序员应该具备的技能与素质。主要以TIPS为主,有一定基础而需要和我一样,需要回顾的人。
程序技巧(C++、Python)
读书和技术文章的笔记
如何系列(如何看MySQL的文档)
英语进阶(看懂孙杨的判决书)
刷题系列(leetcode的读题过程和解题思路)
频道目的
鞭策自己
自己在公众号中记录了自己隔离了14天的生活轨迹,无形的压力。
开辟这个频道,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加自制。因为往往是有人看着,才会更加自制。即使有一个人观看,我也应该“装作很努力”,将有限的时间、精力放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。通过装给别人看,到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。
自己进步
总结很多收藏的文章,收藏而来200多篇文章,至少有80%是技术类的文章,而这里边绝大多都是直接当时看了一眼打算以后再深入去读的,但很可惜都没有读完。
重读经典书籍。那几本大部头的书,再重新读起来。相信一定会发现好多细节,是自己没有发现的;也有一些是当初读到过,但是之前没用过,现在用过了再看印象会更深
刷题。leetcode有上千道题,有时候想起来刷两道,这次真的要坚持下来。
创造影响力
希望能对别人产生积极的影响。疫情当前,可能不是做改变的最佳时机,但当我一旦要做改变的时候,希望面试官可以很快的通过我的频道了解我的有货真价实的东西。
希望成为副业
希望频道能有更多的人订阅,希望自己的视频能有更多的观看量。同事和脉脉上总有很多人在焦虑,也总有很多人说在搞副业,希望这个能成为我的一份能产生收入的副业。不过这个基本很难实现,因为受众太少。
为什么不谈政治
我在Youtube上看过很多政论节目,主要是台湾的,也有骂政论节目的。看了几年后,迷途知返,发现这些节目根本就发挥不到第四权的,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肥皂剧。在老家聚会的时候,茶余饭后谈论的都是国际大事,每个人都能说出一段段的评论。
如果我也去谈论那些,搞多少次,对我自己没一点促进,对别人来说也是浪费时间,如果能赚多几次观看量和订阅量也没有什么意义。
3月准备内容预告
VIM 常用技巧回顾
Git 常用技巧回顾
一起看GitHub的文档
一起读懂孙杨的判决书
Linux常用指令(1…)